|
LCOUNCIL专访YKK姜洪哲:外企的中国法务团队创建时间:2017-08-21 YKK(中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法务知识产权部部长 姜洪哲 Y小姐点评: 作为一个有一些精神洁癖的人,每次用语言的力量真实表达像姜部长这样的法务前辈们对我们这些后辈的帮助,都是需要入脑入心的感悟。一直尝试着用留下思考的痕迹、钻研的印迹,让这些浮光掠影的文字成为更多启发更多探索和记录心声的“利器”。 姜部长作为我们平台上相对深入简出的用户,在我眼里既是拥有日本企业文化下专业人士“固定印象”的修为也具备不拘一格“自选印象”的管理者,总体来说是一位内秀于心,外毓于行的人。 走进YKK YKK株式会社是以拉链为中心的YKK品牌发斯宁事业和以门窗为中心的YKK AP品牌AP事业作为两个核心开展业务活动,共拥有两大事业集团和两大世界品牌。集团在包括日本本土的世界71个国家和地区拥有114家公司,员工人数超过4.4万人。 LCOUNCIL: YKK是世界顶尖的拉链制造商,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很难想象小小的拉链能蕴藏如此巨大的潜能,成就YKK这样大型的跨国企业,您是如何了解到YKK的? 姜洪哲: 坦白说2005年面临企业抉择的时候,对于YKK并没有太多了解,在与YKK全球法务总监面谈的时候,他提到的森林经营理念让我印象深刻,这是当时最触动我的地方,也因此我选择了YKK。 从0到1——中国法务团队的创建史 LCOUNCIL: 据我们了解到,YKK在1990年入驻中国市场,您是2009年从日本本部委派到中国,我们也很好奇,YKK对于您的职位诉求是什么? 姜洪哲: YKK的经营体制是将全世界的业务区域分为中北美、南美、EMEA(覆盖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中国、亚洲、和日本共6大地区,充分发挥各地区的特性,以各公司为主体,开展全球化事业经营活动。因此,YKK对海外企业的管控几乎是放手式的。YKK充分尊重各公司的主体性,为他们提供资金和资源,但不会对其生产和营销进行管控。 在我2009年来到中国之前,中国区一直没有法务,只有一支打假团队。当时YKK在中国已经开设了12家公司,销售额达到几十个亿,市场扩张的同时经营风险也随之增加。作为YKK最大的海外市场,日本本部开始重视中国的法务问题,于是有了这个契机让我回到中国。 其次是YKK在人员的培养上实行本地化。一种是把本部的法务人员外派,外派的时间非常长,比如现日本本部的高层很多都是在海外有超过一二十年的外派经验,这种方式的意义在于他们会形成非常开放的思想。另一种是将本土的员工培养成高层管理人员,他对于本土化的经营会有基于本土市场的理解优势。 LCOUNCIL: 您只身来到中国,面对与日本完全不同的市场环境,您如何去开展风险把控以及中国法务团队的建设工作? 姜洪哲: YKK作为日资企业在法律风险管理上和欧美企业最大的区别是:在业务流程管控过程,很多欧美企业会设立法务管控的关卡,但YKK没有法务管控的这一个环节,我们的法务工作就没有一个稳定的价值输出点,我必须主动寻求价值的输出来证明我不是一个成本中心,这也是我去构建法务部门价值体系的一个基础。 要让其他部门同事觉得找Inhouse是比外部律师更高效的选择,我们需要培养对于企业业务的深入理解,形成我们的服务优势,同时,把公司各个部门当做我们的客户,为各个部门去解决他们在法律风险把控上的难点和痛点,逐渐与他们建立信赖关系,这也是个自我营销的过程。 其三在于效率化和标准化的建立。作为大型集团公司,我们的业务稳定性较高,在对企业业务有了总结性认识之后,逐步根据案情发生率的高低以及业务需要建立标准化的合同模板以及工作规范,这在很大程度上能为风险的把控争取时间,同时提升部门协作的流畅度。 至于法务团队的建设,我是来到中国区的第一位法务,之后的中国的法务团队是我一手建立起来的,每一位法务同事都是我招募的。 ![]() 诚实可贵——YKK法务部门的用人标准 LCOUNCIL: LCOUNCIL曾经就法务人才流动进行了调研,发现初级法务人才的流动性是很高的,您在人员的招募上是经历了从零开始的一个过程,一定也累积了不少的经验,可以给职场新人们分享一些心得吗? 姜洪哲: 我原来在招聘的时候,不会很看重名校背景,但是如果建立在比较的前提下,名校出身自然而然还是会成为优势项。至于新人,我接触到的一些年轻人,他们状态比较浮躁,所以有经验的伙伴对于企业来说其实是更趋于稳妥的选择。 此外,招聘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我尊重自然筛选的结果。企业与员工之间有个互相适应的时期,就我观察下来,最终选择留下来的同事大部分是基于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契合度越高,人员的稳定性也就更高。 LCOUNCIL: 在LCOUNCIL的平台上,不时会有会员企业的人才招聘需求,在往期的采访中,人才选拔也是各企业法总比较关注的话题,我们发现不同企业倾向的品质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您在人才选拔的过程中,更看重什么样的品质? 姜洪哲: 诚实最重要。在法务工作的处理过程中,其实没有百分之一百的选项,选择什么样的解决方案,更多情况下是权衡利弊之后的综合考量,这就需要客观的去把握实际情况,但是如果不够诚实,就以我遇到过的案例来说,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进行判断,不顾及具体客观情况的特殊性,这就会对公司的利益造成损害。 精诚投入——YKK法务部外部合作伙伴的选择标准 LCOUNCIL: YKK是拉链行业的鼻祖,工艺品质的保证,难免会遭遇大量仿冒品的困扰,尤其是在中国的市场环境下,虽然您组建起了内部的法务团队,也形成了一定的风险控制机制,但也会需要一定外部律师的辅助,您会如何进行外部合作律师的筛选? 姜洪哲: 在外部律师的选择上,我比较信赖同行推荐。目前中国的IP律所规模都不大,这其中可能涉及到某些利益冲突,但对我们造成的一个困扰就是资源选择的有限性,管控外部资源是一件耗费精力和成本的事,同行推荐是其中比较高效的一种方式。 在这一点上,LCOUNCIL的确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沟通交流平台,不仅提升了结交同行的便捷性,同时降低了沟通成本,更重要的是积淀了很多实务资源供我们参考。我也非常期待未来LCOUNCIL能为我们在外部资源管控的痛点问题上提供机制性的解决方法。 对律师业务能力要求最基本的一点:必须对我们的行业和公司有一定的了解。他才更能理解我们的诉求和案情。但是就一个案件的合作上,我会尽可能避免与独家律所的长期合作。因为长期的合作有可能会让对方陷入思维的定式,当他看问题的视角越来越趋近于当事人,他对案件的中立性判断就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 再者,律所对于我的案情的是不是有足够的热情,投入度够不够高是我会重点考量的。 LCOUNCIL: 虽然您很低调,但是不得不说YKK是大型的知名跨国企业,从商业角度考虑,律所对于YKK案情的兴趣度和投入度都不会低,您对“高投入度”是如何界定的? 姜洪哲: 同样作为执业律师,其实各律所律师在专业度上都是毋庸置疑的。面对同一个案情提案的时候,经常会有律所提供非常漂亮的解决方案。但是我更倾向于选择提供个性化解析的解决方案而不是普适性的标准答案。我欣赏能从中看到思考痕迹的提案,即使这来自于一位年轻的律师,我也愿意给他机会。 ![]() 壁挂书法 LCOUNCIL: 您在人才的筛选和外部合作伙伴的选择上都有独到的坚持,我们也很期待了解,作为LCOUNCIL的资深会员,您眼中的LCOUNCIL是什么样子? 姜部长: LCOUNCIL是一个很好的平台,过去企业法务间的的同行交流中都没有交流平台,我们只能靠自己的人脉,在LCOUNCIL平台上,有经过整合的丰富同行资源,而且实时互动便捷度很高,为我们节省了很大的时间成本。 近年来我也看到你们平台往智能化方向的努力,如果能将平台服务转化为一定的资产输出,把这些实务性的知识点整理成资源库,对于企业法务的参考意义应该是相当大的。 此外,企业法总在外部资源的管控上需要花费相当的精力去寻找和处理,未来LCOUNCIL能否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高效且机制性的解决方法是我所期待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