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服装产业发展45年:出口贸易崛起与转型挑战时间:2024-01-17 1927年宁波慈溪人陈汉泉与人合资开办“永新服装公司”,经营帽子、男女呢绒服装及大衣,并注册使用“永新”牌商标。如果将此作为中国近代服装产业形成的标志,时至今日,中国服装产业已然经历了近百年的发展历程。这其中,国家不同发展阶段,社会意识形态,经济发展水平,文化理念,消费诉求等客观因素,无一不影响着中国服装业百年进程中不同道路的选择。而1978年之后的中国服装“对外贸易”四十五年,无疑深度影响和重塑了现代中国服装业。 新中国成立初期至1978年,我国服装业规模很小,当时的各地服装企业按性质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以原轻工业部所辖的集体所有制服装企业,包括一轻、二轻属下,这类企业比较多,分布在各大城市,例如:石家庄市新华服装厂(1954年成立)、石家庄市胜利服装厂(1956年成立)等。第二类是以原商业部所辖全民所有制服装企业,主要分布在京津沪地区,例如:原”北京大华衬衫厂“(1954年成立)、原”上海第一衬衫缝纫生产合作社”(1951年成立)等。第三类是原国防部所属“被服厂”(现际华集团),这类企业分布在各地。 在当时的计划经济下,这些企业的订单或产品完全由上级主管部门下发或指定。 中国服装第一单出口贸易是1956年4月,上海市服装生产合作社联社和上海市服装公司一起,承接当时的中央人民政府商业部下达的首批对苏联出口毛华达呢和长毛绒大衣5万件的外贸生产任务。组织业内2000名西服业技术工人(含服装生产合作社社员),分设300人工场1所,100人工场4所,100人以下工场40所,进行集中生产。当年9月初,按质按量按期交货,受到上级部门表扬。由此拉开了新中国服装出口的序幕。 而中国服装大规模的对外出口和服装产业规模化崛起,则是源于“改革春风”。 1978年5月,由当时的广东顺德县外贸进出口公司与香港大进(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在顺德容奇建立了一家制衣厂,建厂初期名称为“顺德县容奇镇制衣厂”,后于1980年更名为“大进制衣厂”。大进制衣从正式投产至1979年5月短短8个月以来,就实现实际外汇收入99万多港元,折合美元21万多。 这家顺德容奇大进制衣厂成为中国第一家“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企业,开启了外资进入中国的先河,也标志着中国服装对外出口贸易的开始。 从1978年至2023年,四十五年,现代中国服装业因出口贸易而起步,因出口贸易而壮大,也因出口贸易而快速发展,又因出口贸易而转向高质量发展。 出口,促成了服装行业规模的形成 1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以制造加工企业(代加工)的身份,加入了全球服装产业链。在外向型经济的带动下,十七年时间,到1995年,已经形成拥有44000余家服装生产企业,357万名职工,年产64亿件服装,年创汇166亿美元的中国服装行业。“八五”期间,中国服装工业实现了生产年平均递增25%,出口创汇年平均递增30%的高速度,出口服装的生产占服装总产量的比重达51%以上,成为历史上中国服装工业发展最快的时期。在国家外贸退税政策鼓励下,在外贸订单充足激励下,从1991年至1995年,五年间各地服装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在外向型经济的直接推动下,历经四十余年的淬炼,如今中国服装行业已经构建起全球规模最大、配套最完备的产业体系。2007年中国服装出口额超千亿美元,直至2014年中国服装出口额达1866亿美元的最高位。据统计,当前全国服装行业工业企业达17万家,规模以上企业13643家,从业人数826万人,再加流通领域从业人员794万人,行业解决就业达到1620万人。服装年产量约712亿件,内销市场规模达4.5万亿元,年出口1500亿美元左右,可谓响当当的服装大国。 出口,促成了中国服装庞大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形成。 出口,带给中国服装廉价的标签 22000年之前,由于外贸体制束缚,加之大批乡镇企业兴起,造成行业内对外贸订单的无序竞争,使得服装出口产品价格极低。 “八五”期间(1991-1995年),中国服装对外贸易得到快速增长,贸易额已居世界之首。1991年—1995年五年间,中国服装出口贸易额为919亿美元,其中1994年服装出口总额为230多亿美元,总数为60亿件,但平均出口单价一直在3.2-3.8美元之间(1994年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为1:8.7,如果按平均单价3.8美元计算,折合人民币33.06元)。 1996年4月26日,在沈阳召开的“全国服装行业工作会议”上,时任中国服装协会理事长、中国服装总公司总经理董炳根在会上谈到服装行业“九五”规划时提出,到2000年,我国服装产量将达到100亿件,服装出口额达到300亿美元,出口单价提高到5美元的目标。 2001年中国加入WTO,我国在全球纺织服装产品出口金额增长超过四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服装生产和出口国。2023年根据中国海关数据,截止2023年10月底,我国累计完成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1475.86亿美元,是“八五”期间年出口额的十倍。服装出口数量264.1亿件,是“八五”期间年出口数量的44倍。而服装出口平均单价仅为4.62美元(2023年10月美元兑人民币汇率1:7.1779,4.62元折合人民币33.16元)。 也就是说,我们用了近30年的时间,把服装出口平均单价提高了0.1元人民币,即从33.06元提高至33.16元,没有实现29年前的提出的“出口单价提高到5美元”的目标。 在国际服装市场上,”廉价“成为中国服装的标签。 出口,带来了中国服装业的转变 3 ●产业队伍质素的转变。服装业是中国的传统行业,也是中国对外依存度最高、实现国际化最早的产业之一。为满足外商对服装出口企业的质量要求,以及打造符合国际规范的企业体系,我国大批服装出口企业在改革开放之初就开始了按国际标准塑造企业的历程,那时的“ISO9000认证”就是服装企业承接外贸订单的证明和通行证。 中国服装是最早通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9000认证”的产业,也是最早按照国际标准实施管理,制造产品的行业。中国服装业也因此培养了一大批符合国际贸易标准的现代企业管理人才和产业技术工人,随后也影响和带动了一大批服装企业的提升。 另外,为了满足出口订单对制作工艺细节的要求,八十年代中期,一大批企业在当时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开始引进日本先进的缝纫设备和自动化流水线,加快技术改造,中国服装业制造水平在短期内获得了质的提升,这也为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中国服装业大踏步前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产业发展战略的转变。1995年,彼时国际低端服装市场竞争激烈,国内众多企业为争抢外贸订单相互竞价,企业以极低的价格承接订单,只是希望靠出口退税赚取微薄的利润,许多服装生产企业陷入困境。另一方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服装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追求名牌,已成为相当一部分消费者购衣的倾向,1985-1995年间,“杉杉”、“大维”、“雅戈尔”、“雪莲”、“梦妮莎”等品牌在内销市场的成功,极大刺激了一批规模企业,让国内服装企业看到了内销市场品牌引领下的巨大利润空间,推动了最初品牌市场的形成。 在此背景下,1995年2月召开的“中国服装发展战略座谈会”上,中国服装工业总公司董炳根总经理明确提出,从今年开始,我国服装行业将实施品牌战略,变以量取胜为以质取胜,实现服装行业新的飞跃。一场围绕“创名牌”的自上而下的行动开始了。 从企业行为,到行业集体行动,通过三十年的践行,品牌,如今已经成为中国服装业强大的支撑。 ●成就了中国制造品牌。四十五年对外贸易历史,成就了中国服装业一批专注加工的制造品牌。 【申洲国际】1990年3月28日,宁波中外合资企业“申洲织造有限公司”投产,8个月产值1500万元,创汇250万美元,成为宁波最大的创汇大户。三十三年后的今天,申洲国际,已成为从面料研发到服装加工制造综合型大型集团公司,全球员工愈9万人,国际知名运动品牌及休闲品牌产品的主要供应商。 【即发集团】青岛即墨档发生产合作社(即发集团的前身),这间上世纪50年代由假发加工户组织起来的手工生产合作社,自1982年起,从为日本生产加工针织内衣开始,因外贸的带动,不到二十年时间组建18个合资企业,1997年,公司首次采用“即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名称。如今,即发集团形成了纺纱、织布、染整、印花、服装加工、包装辅料一条龙的针织服装产业链,年产量达到1.5亿件,出口世界20多个国家。2000年建立的针织工业园,带动起即墨市上千家针织产业集群。2002年12月,即墨市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评选为“中国针织名城”。全国最大针织服装出口生产基地。 【晨风集团】创建于1967年的晨风集团,从生产加工丝绸服装起步,坚持“企业集团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国际化、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战略,经过53年对服装行业的倾心专注与不懈努力,现已拥有金坛、昆山、宿迁、泗洪、泗阳五大服装生产基地,常熟、宿迁两大麻、棉类纺织生产基地,西文、社头两大辅料生产工厂。实现了除正装西服以外的服装产品品类全覆盖。产品主要出口日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家。 出口,带给我们对产业的思考 4 ●传统出口优势不再。根据中国海关数据,2023年11月当月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125.5亿美元,同比下降2.8%,降幅比10月收窄5.9个百分点,这也是中国服装出口在2023年连续第7个月同比下降。 2018年3月,美国总统特朗普指示美国贸易代表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征收关税,中美贸易争端由此开始。2019年5月13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公布对约3250亿美元中国商品拟加征25%关税清单(简称清单4),涉及我国纺织行业对美出口比重较大的服装(HS61、62章)和大部分家用纺织品(HS63、94章)以及部分纺织机械产品(HS84章),涉及我行业对美年出口金额超过400亿美元产品。 随后而来的三年新冠疫情,“供应链去风险化”以及地缘政治因素影响,同时,随着各类成本的叠加,要素资源已不再是我们的优势,低端产能转移成为必然,中国持续四十年在国际服装市场的出口优势地位成为过去,虽然我们还有一些出口数据看似处于领先。这一时期,东南亚、南亚、非洲等多个地区的纺织服装产业依托劳动力成本优势均实现较快发展,成为全球纺织供应链制造端的新生力量。 ●用“五个一”助力外贸企业转型。2001年以前,我国服装出口以国有外贸进出口公司为主,其次是三资企业。随着外贸经营权的开放,民营企业成为我国服装出口的新生力量和主力军。2005年民营企业服装出口额为202.2亿美元,到2019年达到1069.2亿美元,占我国服装出口比重的69.7%。民营企业在服装生产和出口方面的竞争优势,拉动了我国服装出口贸易增长,这些具备优质生产能力的企业大都聚集在广东、浙江、江苏及山东沿海地区。 2001-2020年,我国服装出口贸易方式,以一般贸易为主,最初的加工贸易(三来一补)仅占出口比重6.8%,虽然如此,我们的服装出口平均单价仍不到5美元。也就是说,近二十年出口产品,低端仍是我们没有打破的瓶颈。 颓势的出口一方无力挽回,但,中国强大的供应链和基建优势(道路交通和互联网)却为外贸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无限可能和空间。 “五个一”方案,即“一个政策,一个联盟,一个平台,一个渠道,一个品牌”,无疑是系统解决并引领当下外贸企业走出困境的有益尝试。 “一个政策”,就是相关部门特别是地方政府,应根据当地产业实况,针对目前服装外贸企业所面临的困境,出台专项细化的扶持或奖励政策,并使之可惠及大多数民企,以达成“稳外贸,稳民生”的承诺。 “一个联盟”,就是建立“区域间对外贸易产业联盟”,摒弃传统“小农意识”,发挥群体优势,以达到整合产能,优化供应链,以强补弱,互通有无,快捷相应的目的,在“一带一路”及新的国际贸易环境下,闯出一条中国服装出口3.0路径。 “一个平台”,就是借助互联网优势,在数字经济时代,充分发挥工业互联网的作用,以品类或大项目为主题平台,以龙头企业为先导,在区域联盟下协同、协调、共进、共享。 “一个渠道”,就是建立数智化生产管理与电子商务平台无缝衔接渠道,建立全维度数字化外贸运营体系,助力降本增效,开源节流。 “一个品牌”,就是大中型企业,越是在不确定环境下,越应该有“长期主义”思维,不因焦虑而盲动,不因短视而冲动,在内生动力上做文章,在锻造品牌上立意深耕。 我们每年百亿件服装出口,却没有自主品牌的加持。品牌会有附加值,这是每个人都明白的常识,但,四十年外贸惯养了我们企业的惰性,只要有稀薄空气就没意愿“图强”。 如今,外贸企业转型不是选择项而是必选项。无论是创制造品牌还是终端品牌,我们都需要重构内部组织架构,培养内外贸融合人才,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以自身的技术和产能优势,在庞大的内需和外贸市场重新定位自身的立足点。 品牌引领,品牌加持,都会是今后中国服装对外贸易的真正“头牌”,更是中国服装主导国际时尚消费市场的底气支撑。 2021年10月,中国服装协会发布《中国服装行业“十四五”发展指导意见和2035年远景目标》,提出到2035年,构筑世界时尚话语权新高地,形成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引领力和竞争力的知名品牌和产业集群,把中国服装行业建设成对全球有创造、有贡献、有推动的时尚强国。 四十五年对外出口,我们积淀了太多的资源,建立了庞大的供应链系统,培养了一大批产业人才,接下来,在最确定的“不确定”环境下,中国服装产业如何把四十五年的积累转化为强势的中国文化服饰输出?去升级出口模式,去影响和引领国际时尚?是每一个服装人应该思考的问题。 四十五年的积累,让我们有资格和实力对世界承诺,并践行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