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资服装企业正在撤离缅甸时间:2023-04-03 大型服装零售企业已开始停止从军方执政的缅甸采购。背景原因是缅甸存在人权风险以及市场环境不稳定,英国玛莎百货(Marks & Spencer,M&S)及日本迅销(Fast Retailing)已决定停止缅甸的代工业务。由于价格竞争力高,从统计数据来看,缅甸的服装出口势头十分强劲,但与该国邻近的不少新兴国家也在制衣产业上拥有优势,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需要认真考虑受托方的劳务支援及采购国家的转变等。 外资企业的缅甸工厂长期存在工资太低以及电力短缺等课题(仰光的一家制衣厂,REUTERS) 外资无法直接参与劳动环境改善缅甸2021年2月发生军事政变后,由于一些当地企业与军方关系密切,外资纷纷从这些合资业务中撤出。另一方面,服装销售公司将生产委托给当地工厂、为低收入阶层带来了就业机会,虽然此前一直在持续下单,但难点是,在面对当地制度下低廉的工资和解雇补偿,外资服装企业并不能直接参与和改善。 3月,缅甸企业从迅销的全球代工企业名单中消失。迅销曾将旗下品牌GU的上衣和衬衫委托给5家缅甸工厂生产,但“2023年秋冬季节的商品是最后一批,之后将停止生产”。迅销解释说:“这是业务上的综合判断”。 迅销在中国和越南等全球各地拥有430多家代工厂,缅甸的影响被认为很小。经营“无印良品”的良品计划也计划在8月之前停止由缅甸代工羽绒服等产品。 玛莎百货已发布消息称,截止到3月停止缅甸的代工业务。原因之一是供应链中出现了侵犯人权的行为。来自爱尔兰的低价服装品牌普利马克(Primark)也已宣布退出缅甸,“我们向当地派遣团队并进行了探讨,最终认为负责任的退出是唯一的选择”。 各企业纷纷采取行动的背景原因是军方执政下当地的劳动环境无法改善。 缅甸服装工厂的工人最低工资为每天4800缅币(约合人民币15.7元),2019年以来就没有上涨过。军事政变之后,缅币对美元价值暴跌至约一半,换算成美元,日薪从3.2美元下降到了1.7美元。 投资者的眼光更加挑剔由企业、工会及非政府组织组成的英国道德贸易组织(ETI)指出,“在缅甸很难通过工会等(跟雇佣方)安全地进行集体谈判”。投资者的眼光也越来越挑剔。 频发的停电和物流停滞也在交货期管理中成为风险。日资服装企业的相关人士表示:“缅甸人口多,容易招员工,但缺点是电力基础设施不稳定”。因外币短缺而依靠进口的燃料紧张也开始成为问题。 行业正在努力“负责任地退出”。2月底,一直从普利马克接单的缅甸企业的2家工厂未提前通知员工就关闭了。据报道,员工人数共计有2200人。普利马克承认突然关闭“违反了行动指针”,与工厂沟通后“已全额支付工资和补偿金”。 也有人认为,外资企业应该留在缅甸为改善劳动环境做出贡献。欧盟及缅甸欧洲工商联合会设立了督促保持合理就业的网络。至少面向200家工厂,建立监督就业环境等的机制。 缅甸的服装加工业是在民主化之后的2013年发展起来的,当时欧盟取消了经济制裁,缅甸开始适用以零关税出口的制度。服装产品2021年占到缅甸总出口量的27%。主流做法是品牌方准备布料及纽扣等材料,由当地工厂负责裁剪、缝制和包装。 最近,在货币贬值等背景下,从缅甸出口服装的业绩也保持良好。欧盟、日本和美国2022年从缅甸的进口额分别在2011年军方接管政权后创新高,共计达到47亿美元。随着防控新冠疫情的活动限制被解除,服装加工业相关人士指出,由于全球需求恢复,“缅甸的劳动者有一定技能,人工费也更便宜,缅甸的代工订单正在增加”。 以“ZARA”品牌而闻名的世界最大服装企业INDITEX(西班牙)及H&M(Hennes&Mauritz,瑞典)也一直从缅甸采购。H&M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很多人依赖国际企业(的订单),关于将来的订单我们暂不立即做决定。将与所有相关人士合作”。 虽然缅甸在军方政权下市场环境不明朗,但人口目前超过5000万人,增长余地很大。包括越南、柬埔寨及孟加拉国等临近的低成本生产国在内,企业应对人权及盈利等多种风险将更加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