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方针对新疆棉动作连连,全国政协委员建言中国纺织如何“突围”时间:2023-03-06 作为外汇创收的重要行业,中国纺织服装业在2022年出口规模再创新高,贸易顺差突破3000亿美元。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2022年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达3409.5亿美元,同比增长2.5%,出口规模连续第三年保持在3000亿美元以上,中国继续成为全球最大纺织服装出口国家。 但在2022年复杂的地缘政治背景下,中国纺织业出口版图正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中国面向美国、欧盟、日本纺织品服装出口额同比分别减少5.4%、1.1%和0.2%,而同期对“一带一路”沿线市场和RCEP贸易伙伴国出口额增速则分别达到11.3%和9.7%。少数西方国家对中国纺织业的抵制以及东南亚国家纺织势力的不断崛起,使得中国纺织业在2023年面临着更趋复杂的外部环境。 来自“纺织之乡”南通的全国政协委员、南通大学校长施卫东今年带来了一份《关于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保障纺织服装行业国际供应链安全稳定的提案》。他在这份提案中指出,面对错综复杂的全球形势,中国纺织行业的国际供应链安全稳定发展仍存在较大风险与挑战。 3月6日,施卫东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几年在美欧等西方国家主导下,国际采购商订单“去中国化”趋势逐步显现,美国所谓“涉疆法案”进入执法阶段严重阻碍新疆棉及制品进入国际市场;西方打压的同时,国际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越南、孟加拉等国纺织服装产业快速发展,使得我国纺织产业国际供应链领先优势在后疫情时代有明显削弱风险。 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加的情况下,施卫东还指出,国家政策性资金(基金)对纺织境外合作项目支持较少。企业出海多以单打独斗为主,国家对纺织服装企业海外投资引导、风险防范培训、上下游抱团出海意识等各方面投入力度不强。“目前中国纺织行业优势主要集中在制造环节,缺乏对国际产业链两端的原料资源、设计研发、品牌渠道等优质资源的掌控。行业可持续发展受制于发达国家终端品牌情况突出。” 为继续保持中国纺织业的优势地位,施卫东认为,2023年要进一步稳固纺织服装业民生“压舱石”作用,推动行业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保障行业国际供应链安全稳定。 首先是将纺织服装产业纳入国家对外合作顶层设计重点关注领域。施卫东告诉记者,建议将纺织服装产业列为“一带一路”倡议、中非合作论坛、澜湄合作等重点建议和推荐产业。尤其在与亚洲的湄公河五国、印尼、马来西亚以及非洲的埃及、埃塞俄比亚、肯尼亚、“棉花四国”等与中国具备较大合作潜力的国别和地区,从政府层面加强在纺织服装领域的沟通合作。 他表示,其次,鼓励中国企业通过合资经营、绿地投资等形式在重点区域开展互利共赢的产业间合作,对纺织服装企业重点投资项目给予资金支持;三是鼓励支持国内龙头企业通过股权并购、资产收购等方式,主动掌控和整合全球纤维时尚产业的原料、品牌、研发和市场渠道资源。 另外,施卫东还建议,将纺织服装项目纳入国家对外援助项目体系。例如,可以增加对亚洲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纺织人才援外培训项目;最后,施卫东认为,要支持以我为主的国际贸易平台搭建,鼓励企业主动树立中国品牌形象。他认为,“对民族品牌开拓新兴国家市场、树立中国服装品牌形象要给予政策资金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