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ara三个姐妹品牌退出,快时尚还有救吗?时间:2022-07-08 最近,ZARA的三个姊妹品牌Bershka、Pull&Bear和Stradivarius的电商旗舰店发布了闭店促销公告,7月31日正式结束运营。 而早在去年年初,这三个品牌就宣布关闭所有线下门店。 这等同于这三个品牌正式退出了中国市场。 无独有偶,就在上个月,上海淮海路上H&M的大陆首店关门,结束了15年的运营。 曾经统治了年轻女孩衣柜的欧美快时尚品牌们,一个个败走中国。 Forever 21破产,C&A、Monki退出中国,H&M和Zara母公司利润大跌.... 越来越多的人,对曾经代表着平价、洋气、前卫的欧美快时尚说了再见。 01 比Zara更便宜、 更年轻的姊妹品牌 Bershka、Pull&Bear和Stradivarius在2009年前后陆续进入中国市场,虽然是三个牌子,但总像连体婴一样开在一起,且往往就在Zara隔壁。 虽起步晚于Zara,但这三个品牌却恰到好处的填补了它在产品上的空缺:风格更年轻多元,且又区分出自己的个性:Bershka酷帅性感,Pull&Bear休闲运动,Stadivarius甜美淑女。 同时它们的价位在欧美快时尚中也属于较低的档位,均价在100到500元间,打折时不到百元就能买到一条连衣裙。 一度是学生们的最爱。 她们比上班族更渴望通过穿着表达自己的个性,「海外品牌」天然也带有更时髦的标签。 高峰时期,它们在全国各大城市开出的门店,达到近200家。 但便宜也意味着质量不佳。 T恤虽然便宜但洗一次就烂、毛衣还没上身就起球了、卫衣掉色...... 虽然这些都是快时尚品牌的通病,但价格越低,这些问题也就越明显。 02 落伍了的欧美快时尚 一晃十多年过去,Bershka、Pull&Bear和Stradivarius曾经的拥簇们到了追求品质的年纪,不再一味求新、求异,而是追求舒适和合体。 曾在北京念大学的小刘颇有些感慨,她读书时常常在朝阳区的悠唐购物广场逛这三家店。 它们价格便宜,款式多元,且版型比Zara更适合小个子。 但随着毕业、工作,她逐渐放弃了这些经不起「折腾」、穿一季就要扔的消耗品。 就在2020年年初,小刘无意中路过莘庄商场里一家Bershka,当年人头涌动的专卖店里,现在服务员比顾客更多。 这头丢了老粉,它们却迟迟培养不出新粉。 新一代年轻人有了更多更好的选择:庞大的市场催生了本土快时尚品牌和数以万计的淘宝店,它们同样用超快的速度跟进当季趋势。 再加上她们本就是奔着适合中国人身材肤色进行调整,性价比更高。 2021年年初,母公司inditex宣布关闭Bershka、Pull&Bear和Stradivarius在中国的实体店,表示「基于我们对中国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分析,inditex旗下的年轻品牌将着力加强其电子商务的发展,通过运用直播、微信小程序等社交平台以及我们的线上店铺,这些针对年轻受众品牌的电商业务将会实现成倍增长。」 话说得好听。 但在淘宝上,这三个牌子更失去了「实体店仅剩不多的千元以下的衣服」这一特色。 即便此时折扣清仓,Bershka天猫店的最高销量也不过100+,销量超过100的仅有两款; Stradivarius销量最高的是一件72元的连衣裙,销量超过100的也只有两件款。 03 我們有了更多的選擇 海外快時尚品牌的吸引力越來越低的同時,大家更多地開始選擇國內的快時尚品牌如UR、Mjstyle等等。 它們的優勢顯而易見。 比如廣州品牌UR。雖然取了個英文名,但款式和色彩比海外品牌更貼近國內消費者的口味,版型也更適合嬌小的亞洲女性身材,更具實穿性。 在今年618的天貓店鋪銷量排行榜上,它名列第二,僅次於優衣庫。 同時,國內發達的電商向消費者提供了數以萬計的淘寶店,它們可以充分地滿足不同審美需求的年輕人。 2021年的雙十一期間,淘寶女裝店ASM ANNA銷售額近2.5億,名列其後的金蘑菇菇Mushroom、莉貝琳sisy、HEYGIRL黑哥、LIN CHAO ZHANG銷售額都超過了4000萬。 這些淘寶店已成為Zara們強勁的競爭對手。 ASM ANNA 而來自南京的跨境時尚電商網站SHEIN,更是在海外瘋狂吸粉,成為歐美年輕人們的淘貨勝地。 SHEIN 上面售賣的中國衣服、鞋子,真正是「沒有中間商賺差價」,售價最多只要十幾美金,在網路這頭下單后,另一頭直接從工廠發貨,比外國人在當地華人開的店裡購買便宜多了。 如今,它已是美國「下載次數最多」的APP,快時尚領域的市場份額高達30%。 公司估值超過千億美元。 西方女孩說自己對SHEIN上癮,總是停不下買買買的手——這不就是淘寶剛興起時的國內年輕人嘛? 不论在地球的哪个角落,快时尚永远有它的市场。 但一代年轻人有一代的口味和需求,快时尚品牌显然不是仅求快则灵。 质量、风格、讲故事的方式、环保举措...... 都需要随着时代变化。 中国市场很大,但想要分一杯羹,还是需要更用心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