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中国和东盟在产业链分工合作或有助于获得较多订单时间:2022-06-09 就中越出口增速、对美出口份额变化的背离让部分市场人士认为中国出口被越南替代,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分析称,这需要考虑转口贸易、产业链分工等综合因素,目前中越两国出口互补产品大于竞争产品。 数据显示,4月中国出口同比增幅回落至3.9%,而同期越南出口同比增速高达30.4%;同时,中国对美国出口占美国进口比重由16%降至13.4%,而越南对美国出口占美国进口比重由3.1%提升至3.3%。 对此,赵伟认为,不可忽视转口贸易、产业链分工等因素。由于出口结构、驱动逻辑不尽相同,中越出口数据的背离并不能简单归因于订单在两国之间的转移。即使订单出现转移,假设美国把原来中国订单转给越南,导致中越对美国出口数据的背离,但并不意味着中国总体出口下降,典型例子就是2018年转口贸易、产业链再分工等仍对中国出口形成支撑。 赵伟认为,中越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的竞争关系较为明显,而在中间品和资本品制造上或更多表现为互补关系。以纺织服装为例,近年来中国出口份额下降、越南出口份额上升,映射劳动密集型的服装等纺织成品制造外迁,但其对中国原材料进口的依赖度较高,约55%来自中国。规模较大的机电类产品有类似逻辑,越南从事装配和低端零部件生产,原材料约40%来自中国;越南份额提升的同时,中国份额并未下降。 赵伟表示,结合出口结构来看,中越出口互补产品对中国出口的影响,或大于竞争产品。中越出口结构类似,大约有70%出口大类产品重合。其中,电子电气设备及其零件、机械器具及其零件、汽车及零配件、精密仪器及设备等产品互补关系较为明显,占中国出口比重达55.7%;家具、纺织服装、玩具、鞋类等产品竞争关系较为明显,占中国出口比重为13.5%;其余30%大类产品,两国出口重合度较低。 赵伟认为,与越南类似,尽管中国与泰国、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的出口结构重合度较高,但电子电气设备及其零件、机械器具及其零件等中间品和资本品出口上也存在较为明显的互补关系,占中国、泰国、马来西亚出口比重分别为56%、54%、53%,而竞争关系较为明显的大类产品出口占比分别只有12%、2%、2%。 因此,赵伟从数据分析认为,东盟抢走中国订单或更多是“幻觉”,两大经济体在出口分工协作下的结构亮点值得关注。伴随全球需求收缩,出口贸易活动下降在所难免,但劳动力、能源等成本高企下,中国和东盟在产业链分工合作,或有助于在全球贸易中获得较多订单,使两大经济体在互补关系明显的一些中间品和资本品出口上具有韧性。此外,中国凭借能源成本优势,或在一些中上游能耗较高的产品出口方面也具有一定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