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 不要死盯着棉花不放 真正的“问题”还没出场
详细内容

不要死盯着棉花不放 真正的“问题”还没出场

时间:2021-03-28     【转载】   来自:联合早报网

棉花的战争:棉价还将再创新高吗? - 知乎


近日,国内掀起了一场抵制国外服装零售业的浪潮。

第一家被公开”点名”的是。紧接着,这股浪潮波及到众多其他国外品牌服装连锁。

抵制起因据说是H&M发表的一项声明。我在德媒查看了一下,发现这项声明最早出自于2020年9月份。

显然,此次被“点名”跟去年的声明并没有直接关系。否则不可能在过去七个月都风平浪静。

几乎在去年同一时间,特朗普治下的美国实施禁止进口新疆棉花和西红柿等产品。

但为何唯独棉花上了热搜,引发狂热的抵制潮,西红柿反而没有?毕竟禁止进口棉花和西红柿的原因是一致的。

显然,此次美国企业如耐克被”点名”也跟去年的美国政策没有直接关系。否则不可能在过去七个月都没有一点动静。

既然此次抵制浪潮跟相关企业的声明没有直接关系(因为无法合理解释为何在七个月后才有反应)。更直接的原因只能在其他地方寻找。

这就要说到欧盟与中国的两轮制裁和反制裁措施。具体内容就不细说了。此次制裁措施由欧盟27位外交部部长联合发起。美国、英国和加拿大附议。

欧盟的制裁对象有四位地方级官员以及一家生产棉花的中国公司。将这家中国企业列入制裁行列有可能受到欧盟议会的影响。

今年3月10号。欧盟议会针对一项关于供应链法的自发倡议进行表决,并以压倒性票数通过。欧盟议会把这个球踢给了欧盟委员会,后者有义务出台相关法律。据欧盟司法委员表示,欧盟将在今年中旬出台相关草案。最佳情况下在2022年年初生效。

欧盟议会版的供应链法受到德国的启发。

最开始,德国联邦劳动部部长Heil(社民党)和发展部部长穆勒(基社盟,他干完这届就不干了)联合倡议,希望从事进出口的德国企业都能加入。当然,最好是自愿的,多多益善。事与愿违,多数德企的积极性并不高。他们并不愿意在供应链问题上受到太多干预。这样不利于生意。

无奈之下,两位部长只能把倡议上升到法律层面,把自愿行为变成强制性行为。但是,这部供应链法只针对大型企业,比如员工数量超过3000人以上、只针对直系供应商进行监督,确保各环节都符合德国版供应链法的指标。

他涉及的内容包括禁止童工、完善供应商厂房的安全设施、禁止强迫劳动力,遵守社会准则如薪水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注意环保事项、可持续性,等等。欧盟议会觉得该建议不错,想把德国版供应链法Copy到欧盟层面。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欧盟议会觉得德国版供应链法太软弱,太宽松,必须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强化。例如:

受欧盟供应链法影响的欧盟企业不限于人数超过三千的大企业,中小型企业也纳入其中(具体数据不详)。

假如有某家欧盟企业发现其供应商有做出明显的违规行为或发现供应商有违规行为的嫌疑,但没有做出应对措施,将受到惩罚(具体如何制裁不详)。

欧盟企业不仅仅针对直系供应商,而是对供应商的下家(的下家)也要起到尽职调查职能(Sorgfaltpflicht)。

需要注意的是,欧盟版或德国版供应链法不已行业区分。他的“目标”不限于服装业,而是涉及所有跟欧盟企业有贸易往来的行业。

可想而知,欧盟企业肯定更不喜欢欧盟版的供应链法。假如严格遵守其条条框框,他们必须承担更多成本,付出更多精力。然而,即使如此,他们也不可能妥善地监督整条供应链的每一个环节。换言之,想要完美地起到尽职调查职能是不现实的,总会有漏网之鱼。

除选择党和巴伐利亚州基社盟议会成员外,几乎所有其他德国在欧盟议会议员都投了赞成票。其中包括此次被中方制裁的绿党议员Bütikofer和基民盟议员Gahler。

自欧盟议会就供应链法倡议表决后第11天,欧盟27国外交部部长在布鲁塞尔发表制裁声明。众所周知,被制裁的对象中就有一家跟棉花生产有关的中国企业。

随后,中方迅速做出反制裁回应。再之后,媒体或某组织曝光了早在七个月前就已经”被主动曝光”了的声明。首当其冲的就是瑞典的H&M。最”冤”的或许就是德国阿迪达斯。他没有额外发表声明。他早在去年九月份之前在其官方网站上就做了很详细的”企业文化原则”。文中没有提到任何具体国家或区域的名字。

于是乎、一场抵制浪潮就这样开启了。

阿迪达斯今年预计20%到30%的年营业额增长率的“小目标”可能要泡汤了。

某些华语媒体表示,欧盟(或欧美)的目标其实不在棉花,而是想击垮中国服装业。我觉得这种说法有点牵强。并没有说到问题本质。如果果真如此,还算的上是“一件好事”。

也有不少媒体认为背后操手是一个名叫BCI(“更好棉花倡议”)的非营利组织。这个好像也有点牵强。

在纺织业领域,全球有大约40种不同类型的图章(Siegel),BCI图章属于次品,一颗星都没有。(最起码德语媒体是这么评价的)

2012年,乌兹别克斯坦棉花因童工和强迫劳动等问题受到全球上百家不同品牌服装商店制裁。其中也包括这次上热搜的绝大部分外企。即使如此,H&M、阿迪达斯等企业依然采购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棉花。他们名义上在孟加拉国采购棉花,但是,孟加拉国很多大型批发商的多数棉花则来自乌兹别克斯坦。

这就说明,这些国际服装业巨头虽然表面上制裁乌兹别克斯坦棉花,但实际上则通过中间商继续使用被他们制裁的棉花。

关于供应链法的倡议当时还没有被提上议程。理论上讲,如果按照欧盟版供应链法的规定,这些想通过直系下线供应商采购乌兹别克斯坦棉花的欧盟企业今后会受到惩罚。

BCI只是一个非营利组织。他没有权利惩罚其成员,大不了退出。但欧盟版的供应链法就不一样了,欧盟企业不能随意“退出”。

我有理由相信,即将出台的欧盟供应链法起到了更重要的因素。况且,BCI体系原本就有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据维基百科显示,BCI被指责不道德行为和”绿色洗钱图章”。总之,他的形象不太好。

华语媒体是否有高估他的存在感?推荐大家一部纪录片《棉花背后的真相》。重点就说到BCI。

此次抵制行为跟中方对欧盟的反制裁有直接关系。同时有很多迹象表明,欧盟外长对中国某家棉花生产商的制裁背后有欧盟版供应链法以及欧盟议会的影子。例如:

1。综合过去两年的舆论以及政治风向的转变。比如中欧投资协定还需要通过欧盟议会的表决方能生效。说到中欧投资协定,必须再次提到两位被制裁的欧盟议会成员。绿党议员Bütikofer和基民盟议员Gahler。前者建议欧盟议会投反对票,后者支持促成中欧投资协定。

2。符合德国、法国等国家的亚太战略。德国版供应链法就是其亚太战略指南(Indo-Pazifik-Leitlinien)的一部分。这就是说,供应链法可以被视为亚太外交的一部分。让供应链法进入大众视线的主要原因是2020年的疫情。(说个题外话,当时因医疗物资紧缺,很多国会议员因一时贪婪而铸成大错,导致基民盟38%的支持率跌到今天的27%。间接为下次联邦大选创造更多不确定性。)

3。欧盟议会在3月10号的表决跟欧盟外长在3月22号的制裁声明的时间点很接近,近到无法忽视他们之间的关系。

如果这个假设成立,最终只能得出一个结论,棉花只是刚刚开始。今后迟早会出现更多不同国家的不同行业被欧盟“惩罚”(更准确地说是“排他性”)的新闻。

除此以外,不能忽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此次访问欧盟(参加北约外长会议)起到的“助推”作用。最明显的一点体现在于,假如没有美国,是否还能促成所有欧盟外长发表联合声明?

这不是理所当然的。希腊和匈牙利前些年在某些问题上就没有跟欧盟站在同一条线上。希腊可能是因为政府换届。至于中国目前在欧盟最铁的铁哥们匈牙利(第一个使用中国疫苗的欧盟国家)为何此次跟欧盟站在一条线上,只能通过美国来解释。

朋友们应该还记得,在去年这个时候,人们常说几一句话是: 疫情将改变全球供应链、改变全球化,改变这,改变那。总之,重点在于变,至于怎么个变法,当时没人说得清楚。变化正在发生。或许有点慢,但已经在变了。自己去体会吧。

客服中心
联系方式
186-6224-4399
181-5117-6179
- YCC拉链
- YKK拉链
- SAB拉链
- SBS拉链
- HSD拉链
- CMZ拉链
新浪微博
扫一扫二维码,加我微信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