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 外贸业开局惨淡 专家析出口下滑3大原因
详细内容

外贸业开局惨淡 专家析出口下滑3大原因

时间:2023-03-10     【转载】   来自:金融时报

image.png


海关总署3月7日称,今年前两个月进出口总额按人民币计价,同比降0.8%,其中出口增0.9%;按美元计价,进出口同比降8.3%,其中出口降6.8%。对东盟进出口增长,对欧盟、美国、日本等下降;机电产品出口增长,劳密产品下降。


专家说,1—2月出口数据明显下降有三大因素,包括疫情期间供应链大转移;利润相当丰厚的欧美市场对中国部分关闭;制衣业等产生利润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出口下降等。此外,分析认为,在宣传上玩技巧,用人民币计价把出口降幅抹掉了。


今年1—2月出口数据明显下降

旅美经济学家黄大卫(Davy Jun Huang)7日向表示,1—2月份出口数据明显下降。去年开始,出口数据已不好看了,尤其第二、三、四季度,贸易出口情况增速下滑非常明显。


据海关总署数据,2022年1月,进出总额同比增长19.6%,然后一路下走,中间虽有微幅波动,但到了12月时,同比增长只剩7.7%。


近期以来,大量网传视频显示,工厂没有订单,码头堆满空货柜,打工族找不到工作。


有网友发视频说:“3月6日7日深圳蛇口,外贸出口凉凉……”有人跟帖说:“我朋友的弟弟在上海港口那边开大车,去年都很忙,中国新年后就彻底歇了。很突然,很奇怪。”



我朋友的弟弟在上海港口那边开大车,去年都很忙,春节后就彻底歇了。很突然,很奇怪。


— 互联网是有记忆的 (@A4_action) March 7, 2023


记者还拨通一大型物流公司电话,对方介绍,由于国际订单减少,货运量不足,运费确实比之前便宜。比如,原来八万一个集装箱,现在价格为六七万。


专家分析中国出口下滑三大因素

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岌岌可危,黄大卫分析了中国出口下滑的三大主因。


第一,被“亚洲替代供应链”替代,这个跨国的区域供应链由韩国、日本、印度、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印尼等亚洲14国与地区组成。


据世界银行数据显示,2021年9月至2022年8月,“亚洲替代供应链”合计对美国出口额为6340亿美元,领先中国6140亿美元的出口额。


黄大卫说:“亚洲14国不断蚕食、替代中国出口市场,趋势明显。替代国产品相对多元化,涵盖的产业链比较丰富,而中国产业相对窄一点。目前,严重被替代行业是服装、制衣、箱包鞋子等,一些高密度劳动型产品。


“在这几个行业里,中国的竞争优势非常微,新增订单基本都被这14个国家侵蚀了。中国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主要集中在家用电器、白色家电、小电器及机械制造,还有些附加值比较低的产品。”


第二,中国疫情清零期间,亚洲14国抓住机会加强生产,扩大出口。三年下来,14国在欧美市场的出口甚至超过中国,且趋势越来越明显。


第三,影响利润的出口国家、出口产品发生变化。


黄大卫说:“疫情前,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是欧盟或美国,东盟是排第二、第三。疫情后,中国对东盟国家的出口陆续增长,东盟现已成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同比增长9.6%。”


但是,中国出口商品顺差与利润最主要来自欧美,东盟的出口顺差、利润贡献一直非常低。他说:“中国虽有较大的出口数据,但不盈利或薄利的东盟出口占比越来越高,利润丰厚的欧美市场越来越萎缩,这是更该关注的问题。”


8日,网易新闻登了一篇“博文财经”刘晓博的文章,他分析了海关总署数据,并制作了中国对主要贸易伙伴出口情况(美元值)。


刘晓博写道:“但如果看我们对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情况(美元值),还是有点触目惊心的感觉。”“看到了吗?内地对香港的出口大幅下降了23.5%,对美国、加拿大、意大利的出口,下降均超过了21%。对法国、台湾的出口下降了接近20%;对德国、新西兰、英国的出口,下降了14%到16%。”


产业结构致命影响: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下降

黄大卫表示,中国出口商品中,电器、机电在增长。劳动密集型,尤其是传统纺织业、制衣业明显下降。“这对中国出口结构相当不利。制衣业是中国出口优势拳头产品,它变差是非常重大的信号,这对整个产业结构是致命影响。”


他解释,劳动密集型产业解决了大部分人就业,中国棉花产量在全球占比20%左右。传统优势产业不吃香,对未来出口增长的负面作用相当大。电器等耐用消费产品订单增长有限制,利润不太高。相比之下,成衣、易耗品则是有利润的产业。


他总结:“市场从欧盟、美国转向没有利润的东南亚,能解决大部分人就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被14国替代。一些耐用、利润并不那么高的产业,反而保留下来。长远看中国出口,更该关注整个结构变化。”


玩文字游戏 前两个月出口开局惨

海关总署7日在其题为“今年前2个月我国外贸开局平稳”的新闻稿中发布了新数据后,很多陆媒报导时,只提到按人民币计价的进出口数据,比如官媒环球网、中国财经网、东方财富网、搜狐新闻等,在报导中没有提及美元计价数据。


时事评论员王赫当天对表示,按人民币计价,进出口总额同比微降0.8,就可以说温和、开局平稳。“但用美元计价,马上就显示出(差异)了,在玩文字游戏。出口的话,国际上的计价标准都是美元,去年下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波动非常大,哪个国家跟中国交易时,会选择人民币?”


他说:“从国际惯例(美元)角度看,中国今年出口开局是比较惨的,但官方在宣传上玩了技巧,人民币计价就把降幅抹掉了。”


王赫表示,这是精致的洗脑方式,陆媒各取所需,不报导全部事实,只提按人民币计价,就宣传为今年开局平稳了。在做经济研究、内部决策时,会以美元计价作为研究基准。


美国推动全球供应链重组 分析:是中国出口衰退主因

针对官方的进出口下降数据,陆媒《第一财经》8日称,海外货币紧缩政策导致全球经济进入下行周期,外需疲软是中国出口回落的主因。


王赫表示,把出口衰退归咎于欧美需求下降是有问题的,这不是主因。2022年中国丧失了对美国的最大贸易国地位,并且俄乌战争油气高涨,但欧盟经济增长率比中美都高。


他说:“美国是有需求的,但美中贸易战、全球供应链重组、美中脱钩,美国进口已多元化了,从墨西哥、东盟、印度的进口大幅增加。美国从这些地区进口量超过从中国的进口量。贸易战之前,中国占美国进口量20%左右;贸易战后,数据下降,目前已降到17%。”


王赫认为,美中在一定程度上已实现了经济脱钩,除了关税战外,美国推动了全球供应链重组,使得大批外资撤离中国,甚至中国国内一些企业也到东南亚、南美、墨西哥设厂。继续与美国对抗的话,美国会加强推动印太经济框架,中美经济脱钩会更深、更广。


王赫认为,与欧盟在经济上脱钩也开始了,坚定支持俄罗斯,必然导致与欧洲分离。


他说:“现在美欧日已基本形成统一战线,跟在供应链上有选择脱钩,且已成为现实,正在逐步推进。这恐怕比欧美日内需下降更影响外贸。”


他表示,2019年,中国外贸增长率基本上不行了。2020年,中国进出口增长率只有1.9%,但2021年增长率达21.4%,2022年只有7.7%,2023年头两月也没有起色,说明疫情给中国经济带来的短暂外贸窗口期,可能已关闭了。在国际经济环境中,基本被孤立。这两个月外贸大幅衰退只是开始,后面的日子更难过。

客服中心
联系方式
186-6224-4399
181-5117-6179
- YCC拉链
- YKK拉链
- SAB拉链
- SBS拉链
- HSD拉链
- CMZ拉链
新浪微博
扫一扫二维码,加我微信
seo seo